熱點資訊
-
努力與幸運
2022-06-23
-
守得初心綻芳華
2022-06-29
-
一三一公司 開展“安全生產月”警示教育培訓活動
2022-06-17
-
搭起“連心橋” 辦好“貼心事”
2022-06-21
-
繪就青春萬卷圖
2022-06-16
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是經原國土資發〔2012〕83號文件批準同意,依托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與西安科技大學建設的全國煤田地質系統唯一部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于2016年10月27日以95分成績通過國土資源部的驗收正式掛牌運行,于2019年9月5日以“優秀”成績通過自然資源部的首次評估,進入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管理序列。
實驗室總體定位:立足西部,面向全國,瞄準國際。以西部煤炭資源勘查開發和綜合利用為基礎研究對象,面向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能源技術革命的基本需求、瞄準國際前沿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煤炭及煤系資源的綠色勘查、綠色開采地質保障及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建成集應用基礎研究、先進技術開發與推廣、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匯集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
本實驗室現共有固定人員48人,其中正高級工程師(教授)23人,高級工程師(副教授)22人,工程師(講師)3人。研究人員以中青年骨干為主,平均年齡42歲。研發團隊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學術造詣較高,思想活躍,富有開拓精神與創新能力。擁有勘查與分析測試設備400余臺套,資產總值近億元人民幣,實驗室研發中心及各試驗基地建筑面積7000余平方米。
實驗室理事會由依托單位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院士擔任,副主任委員由中國工程院多吉院士、武強院士、王雙明院士擔任。委員包括潘樹仁、段中會、舒新前、曹代勇、李文平、邱介山、周安寧、范立民、夏玉成、杜美利、杜文鳳、朱芳香、黃少鵬等知名專家。
實驗室凝練了三個研究方向:煤及煤系礦產協同精細勘查、煤炭綠色開采地質保障和煤炭分質清潔高效利用。下設富油煤、三氣地質、精細勘查、礦山地質環境、煤礦地質保障、煤炭分質利用、多聯產與煤基材料、煤炭生物轉化八個研究室和煤炭地質云、地熱工程兩個研究中心。
建設以來,實驗室承擔各類各級項科研項目319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4項、行業協會學會獎勵38余項,發表學術論文670余篇,出版專著19部,主(參)編標準/規范7項;獲授權發明專利73項,實用新型專利125項,登記軟件著作權61項。在西部生態脆弱區煤炭資源精細勘查技術、低階煤煤層氣及復雜地區海相頁巖氣勘查,煤礦柔模復合材料支護無煤柱開采、西部礦區采煤保水關鍵技術、煤礦頂板水害探測與防治、煤炭地質云服務平臺(CGC)和煤礦地質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煤基石墨烯功能炭材料制備、煤的分質及分級清潔轉化、低變質煤熱解蘭炭粉的高效清潔利用、富油煤潛力評價及原位熱解提油研究、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論和技術創新成果。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煤炭地質科技發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主體能源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